(通讯员:王艳、洪可坤)为进一步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充分发挥思政教学竞赛检验教学水平、彰显育人实效的关键作用,破解教赛规格与评审标准升级下的备赛难题,提升教赛作品质量水平,2025年9月11日,武汉工程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于综合楼409会议室举办了以“如何提高教赛作品的质量和水平”为主题的“求是沙龙”活动。本次沙龙特别邀请了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王磊教授进行专题讲座。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阎占定、副院长高莉及部分师生代表出席了此次活动,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高莉主持。
沙龙伊始,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高莉围绕学院近两年来组织学生参赛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分享。她依托数据,系统梳理了学院在各级别赛事,尤其是国家级竞赛中积累的经验与教训,精准指出了当前存在的短板以及改进方向,同时着重强调了学院在理论深度、内容创新等方面取得的显著进步。她激励在场师生以更高的标准精心打磨教学与竞赛作品,为后续比赛做好充分准备。高莉指出,组织学生参与竞赛,并非仅仅为了争夺荣誉,更重要的是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提升学生运用知识服务社会的能力。
随后,沙龙步入专题讲座环节。王教授围绕“创意”与“创新”这两大核心内容,结合大量典型案例,从多个维度进行了详尽且深入地分享。他通过剖析近年来的教赛获奖实例,提出优秀作品需在“内容优化”和“细节把控”两方面下功夫。王教授指出,教赛作品在内容上要紧密围绕“大赛主题主旨”,展现思政性与创新性,打造具有辨识度的作品;在细节方面,从作品封面、作品内容及形式等各方面都要做到精益求精。“细节往往决定作品的最终呈现效果,切不可因小失大。”指导过程中,王磊教授还在线解答了师生提出的各类问题,其干货满满的分享获得了参会师生的一致认可。
最后,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阎占定作总结讲话。他指出,学科竞赛不仅是展现专业能力的舞台,更是挑战自我、开拓创新的重要平台。他鼓励师生们重视教赛价值,将备赛当作自我提升的“练兵场”;持续推动成果转化,把备赛中探索出的好方法、好思路融入日常思政课教学,实现专业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双重提升。
“求是沙龙”的举办,有效搭建了学科竞赛经验交流的平台,推动了学科竞赛与理论教学的创新融合。学院将继续秉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理念,加强交流,精心打磨作品,为学院学科竞赛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