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技热词 共学两会精神——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一党支部开展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学习交流会

文章来源: 马克思主义学院 更新时间: 2025-03-27 14:18

  (通讯员 田婧霓)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随着全国两会的顺利闭幕,为深入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与实效性,3月26日中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一党支部在综合楼415办公室开展了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学习交流会。会议由学院第一党支部书记高庆主持,第一党支部共12位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上,何犇老师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八大科技关键词”为主题对2025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要点领读。何老师指出,政府工作报告对科技领域重大事项作出全面安排,对重大科研项目布局、转化的体制机制给出保障方案,为2025年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指明方向。随后,何老师结合报告原文,针对“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优化全国算力资源布局”“新一代智能终端”“平台经济”“大力支持、大胆使用青年科技人才”“弘扬科学家精神”八个关键词逐一解读,指明其涵盖了当前科技发展的主要方向和重点领域,反映了我国在科技自立自强、产业升级、绿色发展等方面的坚定决心和战略布局。

  随后,与会教师们纷纷结合“两会”中的科技热词,探讨如何将最新科技成果融入课堂教学,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姚存老师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教育优先发展为高校思政教师育人工作指明方向,作为高校思政教师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积极投身教育改革和科技创新,奋力书写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苏莎老师谈到,在日常教学中,可针对2025年两会及热点话题开展详细理论讲解,深度剖析其核心要义,并借助多媒体手段,播放相关视频、展示图片资料,并围绕其中热点展开讨论,如6G技术发展前景、生物制造产业趋势等,增强学生课堂参与感,全方位提升教学效果。李柯青老师认为,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思政课程的建设已经不再是单一的教学内容传授,而是与学生的全面发展紧密结合的工作,将思政教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社会实践相结合,使他们在“小课堂”中体会“大课堂”的意义十分重要;在教学上,思政教师应紧跟国家发展需求,优化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此外,杨小平、刘晶婷、万贝凡等几位老教师也结合自身教学实际,阐发了怎样培养适应数智时代需求的创新型人才的相关看法。

  最后,高庆书记就本次学习交流会进行总结。她指出,思政课教师应保持对国家发展战略和科技前沿动态的关注才能确保思政教育与时代同频共振,引导学生思考科技与伦理、科技与社会公平、科技与文化传承等等问题的关系,更好地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此次学习交流会不仅是一次凝心聚力的党建活动,亦是一次生动的备课会。通过学习研讨,教师们精准锚定了在教学与科研工作中贯彻落实两会精神的方向与方法;为教师们在课堂上讲好中国科技故事、培养学生的理论创新精神与实践创新能力开拓了思路。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4/30 16:2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