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艳)在贯彻落实3.18重要讲话精神6周年之际,为进一步提升思政教师科研水平,2025年3月19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在综合楼412办公室成功开展“读四史•悟思想”第一期读书会。本次读书会由张永平教授领读《<共产党人>发刊词》,共同深入探讨这部经典著作的深刻内涵与时代价值。
张永平教授分别从这部经典的创作背景、核心内容和时代价值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解读。《<共产党人>发刊词》创作于 1939 年10月,当时中国共产党正处于抗日战争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复杂的斗争形势和艰巨的革命任务。毛泽东同撰写此文旨在总结中国共产党 18 年来的革命经验,为党的建设和革命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文中提出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解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系统阐述了中国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相互关系。张永平教授指出,《<共产党人>发刊词》作为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奠基之作,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对新时代党的伟大建设这一伟大工程、持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随后,教师们围绕《<共产党人>发刊词》分享了学习心得和感悟,并围绕“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中国革命的特点”“新时代如何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王艳老师表示“党的建设是我们党永葆生机活力的源泉。在教学中,我们要将《共产党人发刊词》中的党建思想融入思政教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研室主任郝晓鹏就本次读书会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共产党人发刊词》为老师们讲好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权威讲解,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理论深度。她希望大家继续保持“啃经典”的劲头,坚持从经典文本中寻找活水源头,学会用研究思维研读经典文本,提高马克思主义思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