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艳)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知识图谱等为代表的智能教学技术在互联网和各大教学平台不断涌现,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发布<教师数字素养>教育行业标准的通知》,进一步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提高教师数字化教学创新能力,扎实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高莉带队,各教研室主任及部分教师代表于3月23-25日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由北京学汇百川教育科技研究院举办的“新时期教师数字化教学创新能力提升及应用”专题研修班。
培训会上,华中师范大学杨九民教授、华南师范大学胡小勇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余建波教授分别围绕“数字化背景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数智升级,何以为师: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改革与案例分享”、“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与数字化资源建设方法与路径”、“数字化教学工具应用与实践”等内容做了专题报告。与会教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教师们纷纷表示数字化时代,作为思政课教师,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提升自身数字技能,借助不断变革的数字技术,提高利用数字资源开展教学科研的能力和水平。
会后,高莉指出,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机遇与挑战,数字素养已成为大数据时代人类生存的关键素养和核心技能。本次研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除了部分教师参加线下培训外,其他老师均参加了线上培训。本次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数字化意识、数字素养技能和应用实践能力,拓宽了教师的教学思路与研究视野,为今后的个人发展与学校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高莉也期待,教师们能够将研修班的所学所获融入到实际教学当中,在数字化教育的浪潮中乘风破浪,引领学生们向着未知的彼岸勇敢前行,共同迎接教育新未来!
此次培训虽然已结束,但教师的数字素养提升工作任重而道远。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教研室为单位组织专题研讨,结合24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进一步探究数字技能在教育教学、科研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应用,赋能教师全面提升数字素养,更好适应新时代教育的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