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田婧霓)为提升哲学素养、积累教学经验,4月17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继续开展“阅典启思 以学促研”读书交流活动。本期读书会由原理教研室主任何犇老师领读,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了交流会。
交流会上,何犇老师指出,作为教师要立德树人,自身便不可荒废学理研究,应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教学亦不能只是对抽象理论的照本宣科,需要积累大量的直接和间接经验,将实际与理论结合,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将深奥的理论掰开、揉碎讲清楚、说透彻。随后,何犇老师分享了她近期阅读的孙正聿的《哲学修养十五讲》。《哲学修养十五讲》作为哲学类的入门书籍分为十五个章节,包含“哲学与爱智”“人与世界”“感性与理性”“思维与存在”等内容,这些内容配合高校推进素质教育而设计,较适合教师在讲授公共课中为学生解释哲学相关基本问题时进行借鉴、援引。何老师将文本中第一讲“哲学与爱智”的内容结合马原课相关重难点进行融合、充实,并要求以此为例,教研室的老师们对后续内容展开分章节学习、理解,并进行分享。
据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的“系列读书会”既有对经典原著的学习分享,也不乏借助其他学者研究拓展教师视域的内容;不仅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也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内容的完善,鼓励教师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改革中来,为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实践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