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同课异构 赓续北斗精神——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 2024-04-18 13:53

(通讯员 高庆)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在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强化实践育人成效,4月17日下午,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组织学生前往北斗产业创新中心,上了一堂沉浸式的思政实践课。湖北省北斗高端制造业创新中心主任余峰、武汉市北斗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李文、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高莉、副教授王沛沛出席了本次教学活动。2023级会计与金融、汉语国际教育实验班学生,求是宣讲队成员以及其他学生代表参加了实践教学。

活动伊始,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大思政课实践导师,余峰主任从国际形势入手为同学们分析了北斗卫星系统在国防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李文总监通过“海湾战争”“银河号事件”等历史事件为例,生动地向同学们介绍了北斗卫星系统的发展历程、发展计划、系统组成及目前的成果,指出正是在“北斗人”勠力创新,攻坚克难的不懈努力下,才实现了北斗卫星系统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区域到全球的历史性跨越。余主任和李总监生动精彩的授课让同学们认识到北斗卫星系统在国家安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体会到北斗人所秉承的航天报国、科技强国的使命情怀,更加坚定了“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

高莉副院长向同学们强调,学习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主动探索、发现问题的过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应该始终保持着强烈的问题意识,从自身需求和所持问题出发,才能更好地将所有理论、见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取得“真经”


随后,在高莉副院长和王沛沛副教授的组织带领下,同学们参观了北斗产业创新中心展厅,通过实景学习,同学们更加具体地了解了北斗产业的发展背景、核心产品,以及其在智能交通、智慧农业、智慧检测等领域的实际应用场景。参观结束后同学们与实践导师展开了交流研讨,并完成了各自小组实践任务的素材拍摄和资料收集。


课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获益匪浅。会计与金融实验班学生马念姿谈道:“参观北斗产业创新中心,我深深感受到了科技的无穷魅力与创新的不竭动力。我认识了北斗系统在导航定位、遥感监测、通信服务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它如同一颗璀璨的明星,引领着国家发展和民生改善的步伐。此次参观让我深刻体会到,只有不断创新我们才能在科技的浪潮中乘风破浪,书写更加辉煌的未来篇章。我期待着北斗系统在未来能够继续发光发热,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求是宣讲队成员董才亮谈道:“参观北斗创新中心后,我深刻体会到祖国北斗事业的伟大。北斗科技为国家国防事业保驾护航、为社会公共事业提供基建支持、为老百姓生活增添诸多便利,服务于我们的方方面面。我们应当学习“北斗精神”,勇于创新、追求卓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此次实践教学,深化了我校“校内+校外”“行业导师+校内导师”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的教育理念,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充分地提升了课程育人与实践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发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据悉,未来校企双方将就“大思政课实践基地”的建设进行更深入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助力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培养,为思政课实践育人建设注入新动力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4/30 16:2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