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立东 任思雨 吕少旭)为迎接学校20周年校庆,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见证新中国成立75周年来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致敬新时代的奋斗者,传承中国精神。5月8日18:00,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校团委在1教115举办了2024年春季“求是讲堂”第二期,本次讲座主题为“中国桥,为什么能——中国桥梁的发展历程与创新”,主讲人为桥梁博物馆馆长成莉玲。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副院长高莉、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校团委书记张瑾出席,求是宣讲队全体成员、青马班学员以及学生代表200余人参加此次活动。
成莉玲馆长从“中国桥梁发展历程”、“武汉长江上的桥梁”、“桥梁发展展望”、“桥梁精神”这四个方面为大家描绘了中国桥梁的发展画卷,她以“长江大桥”为例,讲述了67年前,中国建桥者用跨越天堑、超越自我的决心和勇气,完成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壮举,武汉长江大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的长江大桥。正如成莉玲馆长所说的那样:“跨越天堑,超越自我。”在场师生都受益匪浅。
至此,本次“求是讲堂”第二期第一讲圆满结束。这次讲座不仅让师生们认识到中国桥梁事业的艰辛,也学习到了宝贵的“桥梁精神”。据悉,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校团委2024春季求是讲堂系列讲座活动共举办三场,后续讲座将以多元视角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卓越成就,致敬奋斗者,充分发挥“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示范带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