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柯青)本次研修依托延安红色教育资源,通过“现场讲解+现场教学”的模式寓教于“景”,寓教于“行”,切实提高思想政课教师队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7月28日,武汉工程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教师实践研修班前往梁家河与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馆参观学习。
上午,研修班一行25人首先去参观了梁家河村村史馆,了解村发展历史,知道了当年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插队于此,担任支部书记如何带领村民挖井打坝造田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事迹,见证了今日梁家河翻天覆地的变化。
习近平新思想概论教研室主任李英、青年教师苏莎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的教学内容,分别在知青旧居和梁家河大队知青井等地开展了实景教学。在知青井边,李英老师介绍了习近平当年带领村民开凿知青井解决村里吃水浇地的故事,详细讲解了七年的知青生活,让习近平如何过了跳蚤、饮食、劳动和思想“四关”,从一个不会做饭、不会干农活的普通知青,到乡亲们眼里能吃苦、爱读书的好后生,再到为群众办好事、干实事的大队支书。沿着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延安考察时重回梁家河的足迹,苏莎老师带领大家参观了他曾在村里创建的铁业社、带领村民开挖出陕西第一口沼气池、以及知青旧居等,了解习近平总书记和其他知青当年生产生活情况,知道了习近平总书记实事求是、人民至上、摆脱贫困等重要论述的思想源头,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为了追寻革命先烈足迹,传承红色基因,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午后,研修班一行来到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通过聆听讲解,教师们认真学习老一辈革命家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在延安领导全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光辉历史,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和坚定信仰。
参观学习之余,研修班就一天的考察学习情况进行了分组讨论。德法教研室主任关仟老师谈到,延安精神融入思政课,要着重结合延安时期艰苦奋斗实践和陕甘宁边区法治建设实践,引导大学生不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概论教研室王虎丹老师指出,延安作为中国革命圣地,其丰富的历史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教学提供了鲜活的素材和生动的案例。新思想教研室主任李英老师从教学研究、教学方法、个人素养提升三个层面分享了如何将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具体路径。原理教研室高庆老师谈到,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通过生动诠释延安故事来讲清楚中国的革命逻辑、建设逻辑和改革逻辑,实现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纲要教研室曾月柯老师提到,要引导大学生以大历史观的视野,科学把握延安精神孕育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内在规律,全面准确地把握延安精神的丰厚历史底蕴。结合实践学习及研讨,高莉副院长指出,要把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课,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把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打造有温度的思政课。
最后,阎占定院长在总结时指出,通过一天的实地参观学习和分组讨论,大家收获很多,老师们深刻领悟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深入学习了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更加明确了初心使命,坚定了“四个自信”。今后,我们还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考察的收获融入到思政课教学中,要用延安精神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以实际行动履行铸魂育人的时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