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年暑期教师实践研修延安行(三)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 2024-07-30 21:16

(通讯员 万贝凡)7月29日,武汉工程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教师实践研修班进行至第三天,教师们热情依旧,认真参观,全身心浸沐在革命圣地的红色氛围中。

上午,研修班第一站来到了宝塔山革命景区。著名文学家贺敬之曾热情讴歌“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体现了宝塔山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神圣地位。宝塔山上,教师们俯瞰城市全景,通过聆听讲解,大家对延安这座红色之城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此外,教师们集体重温入党誓词,感悟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汲取奋进力量。“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面向党旗,教师们庄严肃立,紧握右拳,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誓言回荡在宝塔山上。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德法教研室主任关仟老师结合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内容开展实景教学,带领老师们追忆圣地历史,感悟延安精神。

位于延安城区西北三公里处的杨家岭革命旧址,曾是中共中央驻地,也是研修班今日学习考察的第二站。党中央在这里领导了抗日战争、大生产运动、整风运动等,召开了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及党的七大。研修班一行参观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旧居和中共七大旧址等。在旧址门前,概论教研室主任汪玲丽老师结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教学内容开展实景教学,她带领教师们重温革命岁月,回顾抗战历史,并详细介绍了中央大礼堂、窑洞前小石桌以及毛主席种过的菜地。参观途中,教师们激情澎湃,齐声合唱《东方红》,现场气氛高涨,点燃了大家对伟人的追忆与怀念之情。 


午后,研修班一行出发前往第三站“四八”烈士陵园。在肃穆的陵园内,全体教师怀着沉重而崇敬的心情,学习烈士事迹,倾听生动鲜活的革命故事,深切体会到“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的崇高革命精神。大家表示,生活在物质富足的时代,我们更应感恩,感恩先烈的热血奋斗,感恩如今的伟大时代。

实地参观学习结束后,全体教师开展研讨交流,此次讨论主题为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之前,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阎占定领学,他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及二十届三中全会在改革开放史上的重要作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大纲,公报内容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为大家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理清了思路、提供了方法、指明了路径。随后,研修班进行了分组讨论。德法教研室李娅恒老师谈到,我们要积极思考如何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中,利用好各教学辅助软件等网络技术平台,更有效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等相关内容。概论教研室主任汪玲丽老师指出,我们要学习贯彻好全会精神,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00后”大学生,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更好地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作用。原理教研室万贝凡老师谈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实践教育,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纲要教研室王艳老师提到,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了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突出了创新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这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习近平新思想概论教研室苏莎老师指出,我们要立足“大思政课”建设实践,更好地把全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教学中,不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


最后,阎占定院长在总结时指出,此次研修,既是一次生动的红色文化之旅,也是一次严肃的党纪学习教育,更是一次行走的“大思政课”。抚今追昔,叩问初心,知所从来。联系当下,担当使命,明将所往。思政课教师要用延安精神滋养初心、淬炼灵魂、锤炼作风、提升本领,在未来的教学中将延安精神,将发生在这片黄土地上的壮歌讲给学生,让延安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4/30 16:2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