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教师参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和学术研究研讨会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 2024-09-20 15:11

(通讯员 李柯青)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使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9月14日,湖北省中特理论研究中心中南民族大学分中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和学术研究研讨会”在中南民族大学学术中心第四会议室召开,会议邀请了专家、期刊杂志编辑等8人参会并做主题发言。我院阎占定院长、高莉副院长、张永平教授、王志林教授、李英副教授、王艳、李柯青、苏莎等8人应邀参会。

开幕式上,中心主任徐柏才教授和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黎海波教授分别代表中心和学院致辞,对我校马院同仁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并谈了学习三中全会精神的心得。徐柏才教授谈了三中全会的召开及通过的《决定》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提出要认真学习,从中找出研究的课题。黎海波教授用数据统计说明在党的历次党的重大文件中“革命”和“改革”词汇出现的频率,说明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底层逻辑和现实的重要性。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从德教授从紧扣时代脉搏、抓住改革主题和完善对外开放三个角度进行阐述,强调新时代意味着质的飞跃,要紧扣时代脉搏,抓住改革主题,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完善对外开放。湖北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继伟教授围绕“数字资本的伦理审视”,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层面对数字资本的两面性进行审视,寻求规避数字资本负面影响的合理路径,建立起符合数字经济良性发展的伦理精神。《探索》编辑部王慧主编和《思想理论教育》周家雅主编就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论文研究选题进行阐释思考。《湖北社会科学》和《理论月刊》社长申华作题为“关于选题中的文化主体性”主题发言。《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编辑吴海伦就“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学术期刊的文化使命与高质量发展”主题分享真知灼见。专家的精彩发言让与会师生深受启发、受益匪浅。

我院张永平教授以“积极推进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研究”为主题,提出三条发展策略:加强课程体系研究、教学内容研究、方法论研究。在会议交流环节,副院长高莉作为我院代表进行发言交流。她分享了参与国家社科思政专项选题申报和科研论文写作的心得体会,并诚挚邀请在场的专家学者赴武汉工程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指导工作,为加强彼此交流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湖北省中特理论研究中心中南民族大学分中心执行主任阎占定教授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此次会议着眼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关键地位,聚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思政课教学和学术研究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作为思政课教师,不仅要深刻领会会议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做好全会精神“三进”工作,还要结合研究方向,开展对全会精神的理论阐释工作,增强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思政课教学实践中的行动自觉、理论自觉、实践自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在当天下午的科研选题论证会上,专家们就科研课题和论文的选题,继续交流。刘从德教授等专家就2024年国家社科思政专项选题进行了指导,指出选题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发挥优势,认真拟题。中心研究员张瑞敏教授指出课题要具体化、微观化,关注时代性问题。与会教师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和学术研究这一主题开展交流研讨并分享个人心得。易新涛教授提出要学会“看天”,紧跟中央政策,同时注意“落地”,注重解决实际问题,避免出现假大空的情况。我院副院长高莉、纲要教研室王艳、新思想概论教研室王志林、李英、李柯青、苏莎等从不同的角度就贯彻落实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国家社科思政专项申报进行发言交流。

  此次大会为我院青年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学术交流契机和丰富的理论指导,不仅开阔了理论视野,也在与专家学者交流的过程中明确了自身研究的不足和改进方向。下一步,我院将围绕如何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如何做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堂、如何通过深挖全会精神作选题、如何实现教学科研共进等方面开展系列教研活动,切实将本次教学研讨会精神走深走实。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4/30 16: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