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组织开展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二届“求是杯”创新创业大赛通知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 2023-05-23 09:43

关于组织开展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二届“求是杯”创新创业大赛通知

 


为了更好的激发我校大学生创业热情,进一步宣传国家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政策,筛选优秀创新创业团队,特举办武汉工程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二届“求是杯”创新创业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我求是,我敢创。

、参赛要求

1.参赛项目能够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各领域现实需求,充分体现高校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制造业、农业、卫生、能源、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数字技术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文化传播等深度融合

2.参赛项目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实、健康、合法。不得含有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内容。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如有抄袭盗用他人成果、提供虚假材料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违背大赛精神的行为,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资格、所获奖项等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3.参赛团队须在报名系统中将项目所涉及的材料按时如实填写提交。同时将严格开展参赛项目审查工作,确保参赛项目的合规性和真实性。审查主要包括参赛资格以及项目所涉及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财务状况、运营、荣誉奖项等方面。

、参赛规则要点

1.参赛项目类型

参赛项目申报分为四大类,即:创新科技类项目、创意文化类项目、“互联网+”及其它类创业项目,各类项目分别要求如下:

1)创新科技类项目:是指未来产业化前景好、知识产权明晰的科技技术类项目,以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现代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特高新农业等高新技术为主导。

2)创意文化类项目:是指以文化为内涵,创新为动力,高技术为支撑的,以创业带动就业的项目。包括广告、建筑、美术和古董交易、手工艺、服装设计、动漫设计、时尚、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影视创作、网络媒体等。

3)“互联网+”类项目:

1)“互联网+”现代农业,包括农林牧渔等。

2)“互联网+”制造业,包括智能硬件、先进制造、工业自动化、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军工等。

3)“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包括工具软件、社交网络、媒体门户、数字娱乐、企业服务等。

4)“互联网+”文化创业服务,包括广播影视、设计服务、文化艺术、旅游休闲、艺术品交易、广告会展、动漫娱乐、体育竞技等。

5)商务服务,包括电子商务、消费生活、金融、旅游户外、房产家居、高效物流等。

6)“互联网+”公共服务,包括教育文化、医疗健康、交通、人力资源服务。

7)“互联网+”公益创业,以社会价值为导向的非盈利性创业。

4)其它类创业项目:以大学生自主创业项目为主,项目成熟度高、产业化前景好、带动就业人数多的项目。

2.参赛方式和要求

本赛道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每个团队的成员不少于3人,不多于6人(含团队负责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核心成员。

参赛团队所报参赛创业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得借用他人项目参赛。

3.参赛对象

我校在校大学生专科一年级、本科二年级

、赛程安排

1.项目遴选

项目初审:(2023年5月16日—5月23日)  

以任课教师为单位收集大赛报名表以及创业计划书,交至于图书馆五楼“职场导航”工作室,评委老师对项目团队提供的项目书面资料进行审评,分析项目的可行性和市场前景,并进行打分。本环节根据项目团队计划书得分情况,拟筛选出40个项目,进入第二环节。

2、复赛展示

项目答辩:2023年5月31日

每个参赛项目自我展示,项目路演5分钟,评委根据项目团队的现场表现,综合考核项目团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详细地了解创业项目的具体实施计划、分析项目前景等,对项目团队进行评价,评委进行现场打分。评委根据项目团队成绩进行综合评定,拟筛选出20个项目进入决赛。

决赛展示

项目答辩:2023年6月7日

决赛采用“5+3”互动答辩模式,项目团队自我展示项目路演5分钟,评委点评、与项目团队互动交流3分钟。本阶段旨在对项目团队个人形象及创业项目进行展示、推介、宣传,评委根据项目团队现场表现及项目介绍进行综合评定,经评委合议后,评出获奖结果。

对本次大赛中的优秀参赛团队进行指导,为参加全国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做准备。

、奖项设定与奖励政策

一等奖1名    荣誉证书和水晶奖杯  手机U盘

二等奖2名   荣誉证书和水晶奖杯   无线静音鼠标

三等奖3名   荣誉证书和水晶奖杯   无线蓝牙耳机

优胜奖4名   荣誉证书  健身背包

、工作要求

1.重视此项工作,广泛动员学生、教师积极参加此项赛事,同时应指定专职教师作为赛事联系人,协调落实比赛的具体实施;鼓励符合条件的学生创业项目参加竞赛,发挥大赛的品牌宣传作用,获得更多资源的支持和帮助。

2.在各类别学科竞赛等与大赛关联性较强的赛事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和培育有潜力的创新创业项目,把提高本科生和教师参与度作为拓宽项目来源、提升项目层次的重要方面来抓,切实把好项目的质量关。

3.组建大赛导师团本次大赛指导教师应在创新创业工作领域具备业务专长或丰富的实践经验,热心公益、乐于奉献、认真负责,自愿为参赛团队提供指导服务,也可组建大赛导师团队。

4.比赛报名方式,以团队为单位将报名表、创业计划书交到本班《创业基础》授课教师处,按照班级团队数量提交对应的项目计划书(原则上3-6人一个团队)。

5.比赛报名材料,《“求是杯” 创新创业大赛报名表》纸质版一份(详见“附件一”);创业计划书纸质版一份(详见“附件二”);其中纸质材料由任课老师收集后图书馆5楼“职场导航”工作室,电子版材料(文件命名:班号+团队名称+指导教师名称,压缩包发送)统一打包发邮箱1250855238@qq.com

 

图书馆5楼位置图片

、其他事宜

1.联 系 人:老师

2.联系电话:027-81820323

3.邮箱:1250855238@qq.com

4.地址: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综合楼综合素质教研室410


附件一:武汉工程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求是杯”创新创业大赛报名表

附件二:创业计划书模板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3年5月16日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4/28 14:5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