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集体备课制度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 2019-01-08 19:07

   集体备课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弥补各位教师备课中的不足,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共同提高。集体备课有助于教师更深刻的领会教材及新课标的基本要求,更准确地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更科学地设计教学环节,更灵活地实施教学方法,更有效地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学院专兼职教师的教学水平,推动教学研究,切实改善课堂教学效果,特制定马克思主义学院集体备课制度。


1.集体备课要定时、定主讲人。由教研室主任安排。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


2.集体备课内容要求:要做到“四备”: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三统一”: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重点难点。与此同时,发挥各个的特长与优势,形成各自的教学风格与特色,体现个人的灵活性与多样性。


3.所有教师都要在集体备课前认真钻研教材,阅读其他参考资料,明确本章节与其他章节、其他学科的关系及所处的地位。充分了解所教学生的实际,为集体备课,深入切磋交流做好充分的准备。


4.集体备课首先由主讲教师介绍讲课的内容,叙述自己对课程理念的整体构思、理论框架、重点和难点、逻辑结构、内涵外延、教学方法、讲课艺术等,提出疑难问题,讲明注意事项。然后同参加备课的教师集体讨论研究,提出改进意见,补充完善,达成共识。


5.考试命题也是集体备课地一项重要内容,对考试的题型、题量、知识点、检测形式等需要教研室全体教师各抒己见,优中选优确定最佳考试命题。


6.鼓励各教研室充分利用网络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上集体备课。如:作为成员单位参加“同课异构 协同共研”思政课集体备课会。


7.集体备课应由专人做好记录,记录包括以下基本内容:集体备课时间、地点、备课课程、参加人员、主讲教师、备课主题(章节)、主备课教师陈述内容、集体讨论内容、小结等。


8.每学期每个教研室集体备课次数不少于4次,备课记录表每学期末需交学院汇总存档。


9.本规定自修订公布之日起执行。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3/07 10:22:18